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社情民意 > 稿件
推进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共享 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8年06月25日

  韩曙(民革成员,市政协委员,上海税务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丽玟(民革成员,上外附属黄浦外国语小学教师)反映,2018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启动建设紧密型的义务教育学区和集团,全面实施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规范义务教育秩序。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底,义务教育学区和集团已经覆盖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55%、学生总数50%。倡导和促进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从而从源头上缓解无序择校问题,将是上海均衡发展优质基础教育的目标。

  虽然上海教育水平总体较高、全国领先,但是义务阶段教育的优质师资资源极其不均衡。如何让优质教育和师资资源成为“活水”,在全社会得到共享,为此,上海各级政府和各类名校都在积极探索。从探索的结果来看,虽然成果明显,但也存在着这样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辐射广度、深度不够,难以留住优质师资。集团化、学区化办学带起、带活了一大批薄弱学校,但是往往是牵头学校积极性高、责任心强,而成员学校较为被动,虽然也在不断发展,但仍是处于较为弱势的位置。许多优质师资仍然愿意留在实力强大的名校,主观上不愿意流动。

  二是家长观念没有转变,以成绩论优劣,优质师资难以获得一致认可。在抱团发展的过程中,牵头校发展得越来越好,深得大众的青睐,成员校虽能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但远不如牵头学校那样深入人心。扶植的成果都需要时间来验证,而家长们万分迫切地希望立即看到升学成果的渴求,以及每年都在增加的入学人数却在短时间内很难有所改变。

  三是传统共享模式,耗时长,不能打破物理界限。无论是优质学校与相对薄弱学校结对互帮,或者是加大市区、近郊区与远郊区挂钩结对力度,客观上形成的区域空间上的局限无法改变,而且是点对点的共享,效率远不及点对面的高,在短期内效果不明显。

  四是优质教育资源线上、线下共享的空间有待拓展。互联网+义务教育的优质师资共享已起步,效果也较明显。上海尝试的“高中名校慕课平台”,运行两年多来已收到多方好评。但是现有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主要还是以共享资料为主,师资资源难以共享。而且线上共享的资料仅限于校际间、教师间的共享。上海教师资源库,或者每个区县教育网站上都能够找到许多关于教学的文字、视频资料。但这些资料仅是一些优秀课例,并且不成系统,没有将小学、初中和高中名师课程系统性地在网上实现共享的机制。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 我们应当让优质师资通过网络平台,在数字背景下,实现最大化的共享,解决由于物理空间上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造成的义务教育不均衡状况。目前各类民办教育机构正在尝试将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名师的精品课程教学都通过慕课平台实现共享的建设,公办教育更应顺势而为,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推动优质师资资源的共享,将优质师资的精品教学模式在网上共享,让全市乃至全国的孩子都有机会听到经典的讲解,这是当下教育改革之提高教育质量中最需先行改革的,也是投入最少、见效最快的方式。

  为此建议:

  一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制作精品课程。市教委要牵头组织各中小学名校,根据课程标准把握知识点,做成系列课堂。随着许多教学经验丰富的名教师退出一线教学岗位,可以组织他们制作精品课程,将其优秀经典的教学经验及时保留下来,通过视频推广传播,并不断完善,将优质课堂做精做细。

  二是丰富优质师资资源共享的资源库。通过整合民办与公办教育机构各类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扩充扩容教育资源信息库,使其进一步发挥作用:集团化办学所需要的师资培训可在网上同步进行,教师在备课时共享优质师资资源库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名校教师与结对学校共同将优质师资资源库的教育资源引进课堂,打破传统观念,将教师在课堂“授”的角色转变成辅助引导的角色。家长也可以充分享用优质师资资源库,解决课后家长如何辅导孩子的学习与作业问题,让需要拾遗补漏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有一个规范的学习平台可以使用,为差异化教学提供有效的途径。

  三是探索互联网共享教育的方式。选择一些名校,如上海中学、华东师大二附中、上海愚园路第一小学、上海实验小学等的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化学等课程老师,在上课时采用实时直播的方式,在网上予以公开,各个区域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可以同步实时观看,接受其上课演绎的方法,提升学生对某类课程的学习兴趣,也提升薄弱学校老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