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情况 据统计,到2015年底上海市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35.95万人,占总人口的30.2%,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30万。同时,据民政部门的统计,在这些老年人中,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的占19.5%,其中完全失能的占6.05%。也就意味着上海在2020年完全失能老人将约有32万人,部分失能老人将约有71.3万人。随着老龄化带来的慢性病、失能等人口的大量增加,养老护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而目前养老护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还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急需加强养老护理人力资源的建设和管理。 二、问题及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养老护理人员数量与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需求极不匹配,总体从业规模严重不足 按照上海市推行的“9073”养老模式,90%的老人在家养老,若按一位护理人员平均照顾5位老人的配置比例(发达国家的比例约为1:2至1:3),则上海在2020年时应保有不少于21万的护理人员。但目前上海仅有4万名机构养老护理员和2万名居家护理员,缺口相当大。 2、现有养老护理人员的能力偏低,难以满足老年人对生命质量的追求 由于老年人生理上的退行性改变、心理上的特殊性,需要护理人员给予针对性的关怀照顾。但现实中护理人员的情况是:40%是小学文化甚至文盲,46%是初中文化,14%是高中或中专文化;超过90%的是女性,超过55%的年龄大于46岁,有14%的女性年龄超过56岁;有80%仅有几天的上岗培训经历,仅有2%有初级护理员证书,几乎没有中高级护理员证书。 如此一支文化水平很低、在体力精力和学习能力方面都相对较弱的护理队伍,很难做到科学地观察人、关怀人、照护人,更难以适应护理人文需求的发展并提供高水平的护理服务。 3、人们对养老护理职业的就业愿望较低,缺乏有效的引导扶持政策 (1)有意愿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力严重不足。上海本地人口对从事护理工作的愿望非常低,即使是那些已经在读护理学的学生很少有人愿意毕业后从事照护老人的工作。 (2)老年护理职业的增长规模和技能要求未被重视。老年护理一直以来仅当成低端服务或与家政类似工作,缺乏必要的职业规范及培训资源的聚集,从业人员的职业前景较暗淡。 三、建议 1、制订针对性政策,多管齐下解决人员匮乏难题 建立上海与内地安徽、河南、四川等人口大省的政府间劳务合作渠道,通过定向招募、培训、保障等方式,形成规模化、高技能的养老护理员输送机制。 鼓励医疗机构的退休医护人员发挥余热,积极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提升老年护理员队伍的专业化力量。同时,可通过引导支持措施,吸引企业退休的女性职工年龄在50岁左右的女性充实到养老护理队伍中。 2、建立入职资信体系,降低安全风险,促进服务技能提升 老人护理工作涉及生命财产安全,需要采取严格的入职上岗许可和身份管理,对从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和长期管理,降低各方风险。同时建立健全行业服务质量监督评估体系,动态监督机构和护理服务工作,专业化评估服务质量,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形成技能分级评定机制,制订技能等级服务指导价,以技能等级核定最低薪酬的方式,激励护理队伍主动提升其技能品质。 3、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按能分级、挂牌考核的实习实训基地 依托优秀护理机构和专业培训单位,配套设置政府专项老年护理培训支持资金,完善社会专项培训带教能力,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按能分级、规范有效的挂牌养老护理技能实习实训基地。同时,加大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在岗教育培训力度,举办一些针对性强、易学实用的短期技能培训班,
推行在岗带教模式。 4、强化教育培训的专业设置和从业引导,建立长效的专业学习激励机制 做好教培规划,加大中专、高职等职业学校的教培基地建设力度,重视人才数量、专业结构、学历层次、素质能力与需求的适置。同时,建立财政资金对培训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引导性补贴,形成有效的从业、入职和提能的激励效用。可参照教育系统培养教师的方式,对一些贫困地区和家庭的学生,通过适当减免学费、补贴入职、定向培养、限时从业及长期绩效奖励等措施,吸引稳定的从业人群。 5、开展专项研究和特色教育培训,形成具有中华文化特点的老年护理专业理论及实践 针对养老护理工作发展的需求,设置专项资金支持开展老年护理理论、科技、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等专项研究;优化护理课程设置方式和内容,编撰适合我国人口特点的老年护理教程;注重中华传统医养文化与现代医养科技结合的教培体系的建立;形成具有本市特色的老年护理文化、机制和管理模式。 6、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标准,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吸引更多人员从业 要做到既不增加市民养老护理的成本,又保证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有竞争性,就需要规范用工标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养老机构实施税费政策倾斜,对护理人员施行社保补贴等,以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和合适人员加入到养老服务行业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