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员风采 > 稿件
平凡之中的坚守

——记民革联三总支党员、华山医院静安分院肿瘤科主任助理张正华

  他是一个来自民革联三总支三支部的平凡党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他做好了自己的本分,也坚守了作为一个医生、作为一名民革党员,所应坚守的责任。

  秉承大医精诚之心

  张正华是一个满怀工作热情的人。

  近年来,他积极投身医院科教研等各项工作,潜心思考,在多年发展热疗这一特色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医院现有的肿瘤诊断、热疗、放疗、化疗、靶向等各种治疗手段方法,灵活有效地加以整合,将肿瘤多学科团队治疗的理论联系实际,获得了疗效的进一步提高,创建了特有的治疗模式,并入选了静安区卫生系统“十百千专业骨干培养计划”。

  对待病人,他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无微不至。双休日、节假日,病房里也常会见到他来观察危重患者、关心病人的身影。

  肿瘤科的病人,除了身体上的病痛,心理上也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面对着这样的病患群,张正华不但想办法减轻、治疗他们的病症,更是在他们的精神上给予他们安慰,增强他们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力量。正像他常说的那样:“医生这份工作是必须要有责任感的,病人把生命交给你,你就要对他们负责。”

  张正华把这种责任心带到了医院外。2015年,张正华报名参加了医疗援滇计划,赶赴云南红河。

  红河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人口中少数民族居多,卫生条件落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较普遍。放下行囊,张正华第一时间投入工作,为当地的老百姓送去了先进的医疗服务,为当地医院带去先进的治疗理念。他参加了多次疑难病例会诊,多次到卫生院、敬老院、儿童福利院进行义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怎样才能真正改变当地的医疗状态?张正华认为,只有当地的医疗队伍强大了,百姓的健康才找到了真正的卫士。于是,他在内科、外科、妇科等科室举办了多次业务讲座,致力于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当地医生开展了“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填补了该院在该项目上的空缺;他还会同队友,对当地的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撰写了学术论文,给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供了详实的参考资料。

  为民革组织尽心、尽职、尽责

  张正华所在的民革上海市联三总支三支部,党员年龄老化严重,所以敬老工作成为三支部支部工作的重点之一。

  张正华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同志是我们的一笔财富,尊重和照顾他们也是我们的责任。作为支部的唯一医务工作者,关心老同志们就成为了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到的。在支部里,他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成为了各位老同志的“专属医疗顾问”。老同志碰到有什么不舒服,总是会打电话咨询他,他也总是耐心细致的做着解答。除了逢年过节拜访老同志外,还主动不定期去看望和慰问。

  作为重新组建的联三总支参政议政专委会委员,他时时刻刻关注社会热点,思考如何立足本职、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点,做好参政议政工。在他提交的多篇各类建言中,《关注独居老人》由总支主委、市政协委员杨德均作为提案提交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并获得批复。

  作为直属组织的一员,2014年,张正华由民革市委选派成为第四批民革组织内部干部赴民革静安区委挂职锻炼,任区委主委助理,积极参与区委的各项工作。他觉得这段实践经历对他本人的帮助很大,“不仅学到了党务和祖统工作的经验,也在参政议政工作方面获得了不少实践经验。”

  在他的积极撮合下,静安区委和联三总支专委会结对共建完成对接,时至今日,双方参政议政资源和人才优势互补,合作进入了常态化良性循环,做好了组织间的桥梁,达到了市委对挂职干部提出的让组织之间“活血”的初衷。

  事实上,张正华所坚守的,还不止这些。他曾通过和上海爱心人士的联系和磋商,将公益品牌“爱传递·再生电脑教室”项目引入云南哈尼族村落;还曾倡议并亲自参加了单位及静安区青年医务工作者筹集善款;还曾资助红河一名成绩优异的少数名族学生……

  他的爱心行动,为他赢得了“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上海市优秀青年志愿者”、“云南省优秀志愿者”等荣誉。他却依然说:“我只是在平凡之中坚守了一个民革党员、一个医生应有的操守……”

  而平凡中的坚守,那正是一个人最可褒扬的品质。

来源:联一总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