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研究 > 稿件
“促统”才是最好的“反独”

  说起台湾,地缘政治永远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第一岛链”“C型包围圈”“菱形钻石联盟”,这些概念也都证明了这一点。自蔡英文上台以来,更是在地缘政治上大做文章:“亲美”“亲日”企图寻找靠山;从“南向政策”到“新南向”,向印度和南亚寻求合作;甘当棋子遏制中国等等……归根结底还是企图“去中国化”,妄图使台湾“独立”,而这也导致了两岸关系愈加紧张。

  在“九二共识”这一大前提下,“一中各表”对“九二共识”作了扩大解释,可以看到这对“台独”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和平统一”这一大政方针不会改变。但“不变”之中永远蕴含着“变”,我们要看到台湾地区政治结构的变化:中国国民党的力量在变弱,牵制台独的力量弱化了。虽然,这也促使中国国民党更加团结,但我们同样要看到二次执政的民进党比2000年上台时更有经验,台独意识更坚决,推动“台独”议程方面也更成熟。去年12月19日,台湾新党4名青年领袖王炳忠、侯汉廷、林明正及陈斯俊突然被台当局以涉嫌违反“国安法”的理由抓捕,引发岛内震惊。而其中3人更是刚刚随参访团来沪,受到民革市委的接待。众所周知,新党在台湾政坛一直是坚定支持国家统一的一支重要力量,被抓的王炳忠、侯汉廷等还经常活跃在媒体上抨击台独和主张统一,是“台独”的眼中钉。

  由此可见,“反独”之路任重而道远。两岸和平统一没有灵丹妙药,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持久地做台湾人民工作的基础上,用更新的方式加大力度,把“促统”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

  首先,我们一定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认清台商、台生是“反独促统”的重要力量。虽然大陆对台贸易逆差额巨大,但我们要清晰地看到这是一种良性的逆差,台商到大陆带来了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台湾仍是大陆重要的直接投资来源地之一。因此,在大陆投资、工作的台商与在大陆就读的台生是“反独”不可或缺的力量,要紧抓不放。

  其次,我们要分清“对台湾宣传”和“替台湾宣传”两个概念的区别。台湾有800万同胞持“台胞证”,而台湾总人口也不过2300多万。正是因为他们对大陆不了解,才会闹出“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这样的笑话。而我们的对台政策在顶层设计上也应该关注台湾同胞在工作上、生活中的各类政策,使之不存在障碍。据统计,台湾地区大学生有来大陆就业意愿的比例高达59%。近日,福建省打算分3年招聘3000位台湾博士的新闻,虽引发部分岛内民众对人才外流的担心,但马英九表示,形势在转变当中,台湾人才恰好有一点过度供应,大陆帮忙解决失业问题,“我高兴得要命”。我们要看清“台海和平”这一政策红利,其实对两岸都是有利的。正是基于台海相安无事,两岸才能互惠互利。大陆游客赴台旅游、农产品采购和召开各类经贸会,都是反台独的重要手段。

  第三,在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不轻易采用武力统一的情况下,依然要把《反分裂国家法》当作重要的武器。在安抚台湾支持统一的爱国人士的同时,要警告台湾当局和猖狂的台独势力。今后修法时,希望能增加针对台独组织或个人的惩罚细则,制裁时也有法可依。打击台独,应具体打击到台独分子个人。对于顽固分子和罪大恶极者依法定罪,通知与中国有司法合作的国家、国际刑警组织联合通缉,让他们不能随意出岛,活在担心“秋后算账”的心理压力下,起到威慑台独势力的作用。

  和平统一符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也符合中华民族利益。可以说,基于硬实力的巨大变化,使得以和平的手段实现两岸的最终统一的可能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大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具备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能力。十九大报告提出“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我们正努力营造和平发展的大势,让统一成为唯一的选项。因此,先实力、后政策,最终得到民心,是当前合理的道路。

  与此同时,在坚持“一中”原则的前提下,要坚决反对以“民粹”的观点看待两岸问题,坚决反对鼓吹“战争论”,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以大陆自身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为后盾和基础,遏制极端“台独”势力,真正吸引台湾民众共同加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业。

来源:民革上海市委会 作者:金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