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回眸 >>文史资料 > 稿件
也谈辛亥百年“疑事”

  《上海民革》2015年10期,刊登了田伯亮《打响辛亥第一枪者谁》一文。首义第一枪到底是谁打的?长期以来,此事在民间确实多种说法,争论不休,自然三言两语是说不清的。

  辛亥武昌首义是湖北革命党人蓄谋已久的事。但对全国民众来说又比较突然,因为同盟会领导孙中山、黄兴始终是把起义重点放在沿海地区,并没考虑在湖北举行武装起义,同盟会骨干大多也聚集在广东地区和江浙沪一带,同盟会中部总会就设于上海。

  1911年3月29日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武汉地区革命党人,经过多次协商,9月24日以蒋翊武为首的文学社和孙武为首的共进会举行大会,组成“起义联合总指挥部”。公推蒋翊武为总指挥,孙武为参谋长等组织机构,刘复基作了《人事草案》和《起义计划》的报告。《起义计划》共有九条,其中第二条:熊秉坤为工程营总代表,负责占领中和门内的楚望台军械所。起义时间则初步定在“中秋节”,国旗与军棋定为九角十八星旗。

  在组建起义联合总指挥部时,刘公、孙武、蒋翊武都表示自己能力有限,无法担此重任。居正建议,到上海去请黄兴、宋教仁来主持大计,名义如何,以后再定。刘公、孙武、蒋翊武不但表示赞成,还提议居正、杨玉如为代表前往上海促驾。

  起义在积极的准备中,革命党人既兴奋又紧张地度过每一天。居正、杨玉如即赴沪请黄兴、宋教仁主持大计,因黄兴在湖南筹备革命工作,并电报孙中山,迟迟没有结果。武汉地区革命党人决定不再等候,多种原因起义之日几经改变,最后定在10月16日,并由李鹏升负责,在草湖门外塘角纵火为信号举行起义。

  10月9日下午4时,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制造炸药时意外爆炸,孙武严重受伤被送医院。来不及撤退的革命党人和没有及时转移的文告、旗帜、名册、炸弹等,被随后赶来的俄巡捕逮捕和查缴,武昌起义秘密暴露,起义导火线被点燃。为防止党人更大牺牲,起义计划被破坏,孙武在医院对邓玉麟说,请快去找到蒋翊武、刘复基等商量立即提前起义,越快越好。据记载,蒋翊武拟定了起义第一道作战令共有十款十条,其中第三条为:凡属步、马、炮、工、辎等军,闻中和门外炮声,即各由原驻地拔队,依下列之命令进攻:甲、工程第八营①(即熊炳坤、金兆龙发生“第一枪”所在之部队),以占领楚望台军械库为目的。

  辛亥武昌首义涉及夏口(汉口)、汉阳、武昌三镇,是多兵种大范围的起义,自然会出现许多“突发事件”,所谓“第一枪”就是历史留下谈论最多的事情。事发第一枪的过程并不复杂,第一枪也并非是起义成败的大事。

  第一枪到底是谁打的!官方自有定论,而且事实清楚。辛亥革命胜利后,国民政府成立,曾授予程正瀛②一等功臣和“首义第一枪”金匾,证据如山,无法否定。

  那么,熊炳坤③的“熊第一枪”称号如何而来?是孙中山肯定的。1914年某日,在孙中山寓所,有人谈起武昌首义发难一事,熊炳坤也在座。孙中山指着熊对大家说:“这就是打第一枪的熊炳坤同志。” 1919年,孙中山在上海为某报撰国庆贺词,开头即说:“今日何日,此非我革命同志熊炳坤以一枪发难之日乎?”

  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并不在国内,黄兴事前曾发电报给孙中山,可孙中山收到但没有拆开看过,自然也不知道湖北革命党人会举旗起义。孙中山又凭何肯定熊炳坤是“第一枪”?据说,是居正向孙中山汇报的,但居正在上海没有参加起义。田桐作为同盟会中部总部人员,随黄兴、李书城在起义后到达武昌,是黄兴阳夏保卫战的参谋。

  虽然也有人认为“第一枪”是金兆龙④所为,但可以肯定金兆龙是事关“第一枪”的引发者无疑。

  2011年辛亥百年纪念,国防大学某教授曾在央视军事栏目《百战经典》中谈到,武昌首义中程正瀛打的是“军事上第一枪”,熊炳坤是打的“政治上第一枪”。

  我认为这教授的提法恰到好处,无需争论,最重要的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体现了当年革命党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注:

  ①工程八营内共有革命党人二百多人。

  ②程正瀛:湖北武昌(今鄂城)人,共进会会员,工程八营革命军大队部参议。

  ③熊炳坤:湖北江夏(今武昌)人,共进会会员,工程八营共进会营代表,革命军大队长。

  ④金兆龙:湖北黄岗人,共进会会员,工程八营,革命军第二正队副队长。

作者:孙吉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