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宣传 >>思想交流 > 稿件
芳草地的梦想曲
2015年03月02日

  在我们民革上海闸北区委的精神家园里,有一块美丽的芳草地,它就是我们民革党员共同耕耘、播种希望、收获喜悦的《闸北民革》刊物。这本小小的内部交流刊物,诞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开始的“钢板誊印”,到现在的“电脑胶印”,已经出版了170多期,一直受到民革同志的喜爱。2000年11月28日,时任民革中央主席的何鲁丽同志欣然为《闸北民革》题词:“办好民革刊物,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成为刊物的座右铭。我加入民革27年来,一直从事《闸北民革》刊物的采编工作,至今年逾古稀仍乐此不疲。

  我常常翻阅我珍藏的170多期刊物,那一篇篇记载着民革党员的追梦故事,宛如一首首美妙的“芳草地梦想曲”,让我陶醉。

  人生如船,梦想如帆。多年来,我采访过我区不少民革党员,他们怀揣梦想,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闸北这片热土中,在不同岗位上,在各种领域里,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如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高级中医、至今80岁高龄还坚持门诊服务的闸北区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黄志雄的“良医梦”;

  如一生为“聋教”事业作贡献、在75岁时,还出版了与他人合作的厚厚两大冊《现代汉语常用词手势图解》,对促进中国手语规范化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的金培元的“手语梦”;

  如带领彭浦镇农民摄影活动获得“四个第一”: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一个农民摄影展、出版了全国第一本《农民摄影作品选》、第一个将农民摄影展办到国外政府的市政大厅、第一批被国家文化部以摄影项目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彭浦镇文化站站长、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为民的“摄影梦”。

  在我们闸北民革,这样的“追梦者”还有很多、很多。比如东方大律师孙洪林的“法治阳光梦”、著名企业家周和平的“汽车王国梦”、歌词作家芮彭年的“快乐音符梦”……,他们追梦、圆梦的精彩故事,在我们的刊物里熠熠生辉;他们取得的每一个成功,都在为民革争光、为闸北添彩。

  我们民革的同志,不只各自拥有一个个属于自己的梦,还齐心协力编织一个个共同的梦,这就是由无数美丽的梦构成的“中国梦”、“上海梦”、“闸北梦”。在民革市委和民革区委的领导下,我们民革同志通过参政议政、社情民意等平台,放飞我们的梦想,奉献我们的智慧,播种我们的辛劳,一期期《闸北民革》刊物里,真实地记录了我们一个个的圆梦历程:

  为了实现“闸北的地铁梦”,时任上海市人大代表的竺秀勤,受闸北区广大群众的托付,从1998年的人代会开始,联合其他代表,连续2年提出议案,建议地铁1号线向北延伸。市政府有关部门相当重视,邀请竺秀勤等代表多次开会,共同研制方案。2004年12月28日,贯穿闸北南北的地铁1号线北延伸段一期建成、投入营运,闸北老百姓的“地铁梦”终于实现。

  我们闸北民革的“绿地梦”的故事值得回味。1998年上半年,一位民革党员在机关支部“参政议政献计会”上反映“大宁——灵石绿带建设缓慢”的情况,民革区委闻讯立即成立调研小组,通过一个多月的调研,形成了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得到了中共闸北区委书记、区长和相关部门的肯定。于是,绿带建设正式立项,“大宁——灵石公园”,作为市、区二级政府造福于民的实事项目和重点工程,于2000年正式开工,2002年初基本建成,2002年5月试开园,上海跨入21世纪的一座新开园的大型生态景观型城市公园,代表着上海、也代表着闸北,张开了绿色的怀抱,迎接四方来客。

  闸北民革的“绿地梦”还在继续升华。2002年,时任政协委员的张启渝大胆提出“关于大宁绿地建设商业中心的提案”,又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联合时报》发了头条消息,市政协的《内部通讯》全文刊登,区政府请来专家进行论证,决定筹资20多亿来实现提案内容。2006年10月,毗邻“大宁灵石公园”的、占地面积约5.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的“上海大宁国际广场”落成开业,这个综合性、多功能的商业广场,具有商务酒店、办公楼、零售、餐饮、文化、娱乐、教育和城市生活配套设施等8大功能,是闸北区有史以来最大的商业项目,为建设闸北中部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仅关注闸北的重大建设,他们大大小小的“闸北梦”里,也牵挂着老百姓的琐琐碎碎的民生问题。可能一個小小的提案,就可能实现無數人的梦想!我们民革有位“年年都评上优秀提案”的政协委员陆有成,不会忘记在迎世博600天的日子里,他的一件“建议取消新客站地区所有公厕收费,从小事着手,真正擦亮‘世博陆上迎宾大门’”的提案,会引起如此的重视,本市各种媒体纷纷报道,还登上了中央级的《人民政协报》。提案很快得到了解决,闸北区政府决定,新客站地区所有公厕免费使用。2009年4月,上海市政府决定,全市所有公厕从此免费使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期间,7000多万客流如厕方便,成了交口称誉的一大亮点。

  我们闸北民革有“提案大户”之称的吴大齐,非常关心城区的安全问题,把它看成是“市民的责任,委员的责任”。他在担任十二届政协委员的五年期间,共提交提案67件,其中涉及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危机处理、应急避险方面的提案就有26件。此外,还提出了25个有关公共安全的“金点子”,从空调外机、玻璃幕墙到居民消防逃生,他都考虑周到。他梦想有把美丽、结实的大伞,替咱老百姓遮风挡雨。有了这把伞,老百姓很踏实。

  人因梦想而崇高,更因行動而成功。在我们闸北民革,广大党员都行动起来了,“我为闸北发展献一计”、“我为‘十二五’献计献策”等反映社情民意的真知灼见,层出不穷,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许多已被采纳。民革区委在组织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上,年年受到区政协的表彰,2013年实现了“八连冠”。如今,这已经成为“与党同心同行”的好传统,在民革的新成员中得到传承、发扬。

  民革同志五彩缤纷的梦,化成千姿百态的鲜花,绽放在闸北的现实土地上,也呈现在我们《闸北民革》的一期期刊物上。我作为这本刊物的一名老编委,能够将我的所见所闻,我编辑的每一期刊物,为民革圆梦见证,感到无比的自豪、光荣和幸福。因为,其中也有我的梦,也有我追梦、圆梦的辛劳、成功和欢乐。

  (作者系民革上海闸北区委党员、《闸北民革》副主编)

作者:李启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