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宣传 >>思想交流 > 稿件
我的民革情缘
2015年03月02日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是一个生于三民主义,长于社会主义的人,是经历过“国穹受人欺,国强令人豪”的一代人。 像我这样曾经历过在倭寇蹂躏下当过亡国奴的人,恨太阳旗必将是一生最难泯的烙印,爱国主义必将是一生最崇高的信仰。我崇敬孙中山先生和信仰三民主义,我敬佩无私无畏的抗日民族英雄。我未曾想到,自已会成为著名抗日英雄戴安澜将军的女婿,也未曾想到,由这一渊缘而成为一名光荣的民革党员。

  1982年5月26日,我应邀赴北京参加由黄埔军校同学会和民革中央召开的“纪念抗日英雄戴安澜将军殉国四十周年”座谈会。座谈会上,多位民革前辈回忆当年与岳父共同在缅甸可歌可泣的战斗,在野人山与自然搏斗的艰难与无畏精神, 我激动之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到,五十年代初,我们祖国曾遭遇特大战争灾难——朝鲜战争,是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我义无旁顾地参加了“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保家卫国战争。那是一场震撼世界的战争。作家魏巍曾赞颂抗美援朝志愿军将士是“最可爱的人”。 它促我联想,岳父和无数抗日英雄们,他们更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最可爱的人”。

  参加座谈会后,我申请并很快被批准成为光荣的民革党员。入党后,在民革老前辈的言传身教下,我进一步了解了民革。

  回忆走过的路,深感欣慰。记得,参加民革那一年,我巳是五十岁的人了。那时,我曾自问,年过半百,该是告老回家赋闲享受的时候了。可是,参加民革后,我惊讶发现, 比我年长的民革老同志,是多么的老当益壮,他们是多么的朝气勃勃,多么的一身坎坷而无怨无悔,多么的挚爱而忘私地关怀新党员。我不由自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穹的, 让我说说令我敬佩的民革前辈。先说我的入党介绍人刘老万选先生,他年轻时,受中山先生爱国主义影响,投身军旅,入学黄埔军校十六期,参加过抗日战争。但在六十年代的十年动乱中,因极左路线他也有过坎坷历程,然而,他无怨无恨。动乱过后 ,伟大的邓小平拨乱反正。在共产党领导的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民主党派恢复活动,刘老应召回归民革后,他满腔热情投入为杨浦民革组织的恢复和发展,他穿街走巷,夜以继日地联系和说服心有余悸的民革党员回归组织。而后,他在担任民革杨浦区委组织委员和祖统委员期间,为壮大组织和开展祖统活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更为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杨浦分会的重建和开展活动而呕心历血,他忘我工作,即便步入耄耋之年,还是天天去办公室操劳同学会活动。有一次,我去拜访,他正在伏案撰写文稿,那是一个酷热夏日。没想到,就在这一天,他突发急病而与世长逝。他不愧为“春蚕到老丝方尽” 的民革榜样。想到我加入民革前,他和俞成康老来我家访问,他赠我一册《邓小平文选》,语重心长地说,真正使中国站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民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希望你成为一个很好的民革党员。

  非常荣幸,入党不久,组织上便送我进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习,那是拨乱反正后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恢复的首期学习班。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里,系统学习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这让我懂得更多要继承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在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中,民革作为参政党的历史使命的认知和领悟。入党不久,我荣幸被选为民革市委委员,成为祖统工作委员会的一员。又由民革推荐, 成为杨浦区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达十七年。1987年五月,我被选入由区政协祖统委员会筹建的“对台宣传写作组”,担任副组长,组长。二十多年来,写作组先后向中央台,金陵台,浦江台,海峡台,华广台等七个窗口和人民日报,团结报,等多家报刊,投寄稿件两千余篇,其中还参与十余次电台专题广播征文活动。在浦江台辅导下,我们还主编了《杨浦在崛起》和《杨浦在腾飞》两个专题广播。在我担任组长期间,曾三年荣获上海市对台宣传先进单位称号和二十多次个人先进优秀奖励。我也四次被评为上海市对台广播先进个人和七次获得征文优秀作品奖。我远在英国的女婿,在我的游说下,也参1999年加由中央台,海峡台,浦江台等联合举办的“两岸关係大家谈”广播征文活动,想不到我们翁婿俩竟双双获奖,我得三等奖,女婿题为《两岸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获全国一等奖。女婿应邀特地回故国上北京参加頒将大会。在英伦工作的女儿和两个可爱的外孙女,她们也和众多海外游子一样,非常关注故国的一切,女儿在英国一所中学任中文教师,他多次带英国学生来中国参访,在上海先后四次与我参加的书画院作文化交流,两外孙女也拿初学的中国画参加纪念戴安澜将军书画展。进入新世纪,女婿来信诉说,中共十六大前后,他先后向江,胡两位总书记写了建言信。最近他又写了一篇有关祖国统一的论文,寄给有关部门。

  祖统宣传是我们民革党员的重要任务,联络台湾同胞感情是民革党员的优势和义务。我写过一篇《马老的取景》通讯稿,写的是八十年代末一次由区台办组织去浙江奉化溪口采风活动, 我们一行人参观了修葺一新的蒋介石故居丰镐房,和蒋经国先生为母亲在当年日机轰炸遭难而立的“以血洗血”石碑。又上山去“蒋母墓道”,我们的组长,已八十高龄,当年曾是蒋经国先生侍从副官的马祖耀老先生,竟抢先往山上爬。他一到墓地,便肃立鞠躬,还叫我为他拍张照。对我说:“我留此影,别无他意。我以耄耋之年,能游此景,能登此山,我以此之照,遥寄彼岸亲朋旧雨,岂不无聲胜有聲!”。果然,照片牵动了彼岸亲友们的心,纷纷来函,有遥祝康健的,有企盼回乡叙旧的。

  九十年代初,我又缘于一次采访,与台湾红十字会会长徐亨老先生相识相交,记得1990年春,徐亨先生率台北“孔雀”足球元老队,应邀来参加上海“东华杯”足球元老国际邀请赛。我有机会参加上海民革市委安排的欢迎徐亨先生的座谈会,交谈中得知他想寻找一位失去联係己四十多年的暨南大学首任老校长翟俊千教授。徐亨先生求学时是学校足球队门将,品学皆优,是翟老的钟爱学生。真是巧合,我和已九十多高龄的翟老是杨浦区政协同一个小组的政协委員。翟老得知,马上叫我陪同去《上海宾馆》与他当年最钟爱的学生相会。师生久别重逢时的激情,令人感动。我便写了篇题为“两岸师生喜相逢”通訊稿,由电台播出。从那以后,我与徐亨先生便常常书信交往,每年新春他都不忘及时给我寄赠他专制的台历。二十多年来,通过电波频传信息,他知我是民革党員,更热情以待。我多次托他通过台湾红十字会,为大陸同胞寻找在台亲友。2003年5月,由上海市民革和黄埔军校同学会举办的“纪念抗日远征暨戴安澜将军牺牲60周年”书画展。徐亨老先生亲笔书写:“忆当年铁马金戈歼倭缅境;悼英雄忠肝义胆殉国沙场”对联,遥寄参展。展后,我将徐老书幅转赠杨浦区档案馆存档。

  又一位令我敬佩的民革前辈,他叫崔守彭,有这么一段故事,一九八九年,我们国家发生了一场“六四动乱”,当时少数人借反 “官倒”之名上街闹事,同时也有一些人。一时糊涂,也抗着横幅去支持学生上街添乱。这引起了全社会的震惊和关注,有支持的,有反对的,有迷茫的。年巳古稀的崔老,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关心国事的热情,在第一时间,旗帜鲜明地表态:坚决反对少数人策划学生上街的动乱。为此他一连写了九篇文稿,他把这些文章寄给我,(当时我是区政协委员)。我认同崔老观点,把信和资料一并转呈送政协有关领导。事后回想,作为民革党员,这是我们应该做而做得对的事,崔老是我的榜样。

  由于民革与国民党的渊缘关系,促进祖国早日和平统一,是我党的重要使命。我岳父戴安澜将军在台湾深受人们敬崇,我便依靠这一渊缘关系,尽力与海峡彼岸的朋友构通和交谊,1989年“9·21”台湾大地震,第二天我便与“海天书画院”五位同仁商议决定,向台湾受灾同胞致慰问电和寄23幅书画作品至台湾红十字会,请会长徐亨先生,转交台湾有关窗口作义卖赈災。2005年,台湾国民党主席连 战先生来大陆作“和平之旅”参访,他到大陆那句“想见恨晚”的肺腑之言,令我感怀,我邀集五位书画同仁,创作作品五幅,寄赠连 战先生,以示对他的敬意,我在信中写道,我是民革党员和政协委员,但作为戴安澜将军女婿,我更多的情感是盼望祖国早日统一!上海台湾网播发我投寄的《相见恨晚的迷思》通讯稿。不久,我收到连战先生热情回信。这一年,连战先生还为我们举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展”题赠“振兴华夏,文化先驱”字幅参展。书画展毕,连战先生题词及另36幅书画, 由北京的抗日战争纪念馆派员收取存档。

  在纪念幸亥革爷命100周年书画展时,我又写信给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先生,向他邀稿(我和他相识于“纪念昆仑关大捷65周年”的南宁昆仑关战役旧战场),他应邀寄赠了“登峰造极”字幅。

  随着两岸形势的发展,迎来了期盼巳久的“自由行”。2012年6月,我和太太相约内弟夫妇以及我远在英国的女儿女婿一行,去台北忠烈祠祭扫岳父灵位,这原本是一次赴台个人行,没想到到台湾后,国民党有关部门热情接待,特为我们举办祭灵仪式,还邀我们去台南凤山,参观陆军军官学校,而后又再次被邀参加陆军军官学校成立88周年纪念会。

  在台半月,我们先后受到台湾高层领导人吴敦义先生,高天柱将军,全子瑞校长,许历农会长,罗文山会长等的亲切接见。还有当年曾与我岳父相聚过的郝柏村将军也设宴接待我们。我太太将我所画“劲竹”一幅赠郝将军留念。

  在2012年末,郝柏村将军来上海参访,我有机会又一次与他相会于“上海凇沪抗战纪念馆”,那天,他挥毫为我和另两位抗日英雄后裔——谢晋元将军之子谢继民,孙明瑾将军之子孙瑞星(我们三个同为民革党员)书写了“英烈千秋”、“ 扬威异域”相赠。我将郝将军题词送杨浦区档案馆存档。

  我有这多机遇,都缘自岳父之渊源。这促我联想,我们民革党员,应依赖比兄弟民主党派成员有更多一份与台湾交流的机会,尽力为促成两岸交流活动而努力奋斗。

  往事历历,回味浓浓,我深深感悟,这几十年来,是民革组织给我带来了活力,促我年轻,是民革老前辈给我以启迪,令我有所学,是民革同仁给我以关爱,让我有可为。放眼今朝,神州一片兴旺。想想自己走过的路,再看看眼前祖国一片和谐盛世,祖国的明天,定将更美好。而今,我虽巳八四之年,可有幸两鬓仍无“霜”,双耳仍聪灵。老年逢盛世,夕阳无限好,我更应无鞭自奋蹄,为祖统事业奉献余热。

  (作者系民革上海杨浦区委党员,戴安澜将军女婿)

作者:俞继华 )